首页 > 校园新闻 > 正文
品味端午 传承文化
来源: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
发布时间:2023年06月27日

品味端午 传承文化

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深刻体会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气息,学习传统文化技能,530日下午,六年级的少先队员们和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参与品味端午、传承文化劳动课程。

将两粽叶叠放一起,并折成漏斗状,先在漏斗中放上一层糯米,然后加上馅,最后覆上糯米,压实再把粽叶折下包严实,用准备好的棉线把粽子绕圈扎紧,粽子就包好啦”包粽子在老师的讲解中看似简单,实操起来还真不容易,从卷粽叶、放馅料,扎绳子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特别仔细。队员们和同学们按照步骤,有模有样,不一会儿就完成了。通过这次劳动实践课程,大家受益匪浅,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,还和家长们分享了收获的喜悦。

活动结束后,队员们和同学们进行了思考与创新。通过学习任务单,大家探究了解不同地域的粽子文化,还进行诗歌创作,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 

   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活动感想

六(1)中队 徐钰荃:

在这堂充实有趣的“特殊”劳动课上,我们学习了备料、卷叶、充米和包扎等一系列生产技术,深刻领悟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受益匪浅。我发现新时代的劳动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,更是创新知识和高科技的集成,同时也和同学们从完整的劳动体验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。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各项劳动活动,用汗水去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,以辛勤劳动磨练意志、塑造品格,培养正确的劳动观,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。我喜欢端午节,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,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通过这样的活动,我们不但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,亲身学习了制作方法,还可以向屈原致敬。 

六(2)中队 缑秋果:

一个“蛋筒”,一勺馅料,都是包粽子的关键步骤,在本次体验活动中,我尝试制作了粽子,衣服却遭了殃,让我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心灵手巧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在这个一切都讲究机器和效率的时代,纯手工正在慢慢消失,但是作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,年轻一代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会包粽子了。我们应该将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。 

六(3)中队 石叶子

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不知不觉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。作为拥有炎黄血统的炎黄子孙后代,自古就传承着中国优秀文化和高尚品德,其中,不外乎传承着各族人民的节日风俗与节日的庆典仪式。今年,我们学校就组织了学包粽子的活动。我学着老师包粽子,真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。我们动手做的果然和外面买的有些差别,各个有特点,圆不圆,尖不尖,让人哭笑不得。粽子出炉后,我吃着粽子,感受非凡。我深深感到: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绚烂灿烂”。中国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习俗,香喷喷的粽子也是意义非凡!我很喜欢学校这次组织的包粽子活动,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明白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,也让我明白了任何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也许根本没那么简单,要好一件事情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努力!

六(4)中队 应林希:

我觉得包粽子是我们中国节日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,每到端午节我们应该包粽子来纪念屈原。今天的活动举行的十分顺利,每个同学都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粽子。有同学没有学会包粽子的,我们就会积极地帮他们。我还学会了包粽子的整个过程,从拿粽叶,到把糯米和肉放进去,再到把叶子包上,最后用绳子把粽子捆绑起来......最后,大家都品尝到了自己包的粽子,我真的成就感满满!

六(5)中队 林宇航:

  一是,在学包粽子的过程中,教我们包粽子的食堂阿姨动作娴熟,包粽子又快又好看,而我们包出来的粽子奇形怪状,还容易露馅,说明“熟能生巧”的道理,要学会一门技能,必须经过反复的磨炼才行。二是,包粽子的每一种食材,都是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从田间地头来到餐桌,人们在其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,使我更加懂得“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,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”的道理。三是,不仅知道粽子的起源,还知道了粽子还有诸如“高中功名”、“光宗耀祖”、“人丁兴旺”等寓意,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以及人们对美好的向往。  

六(6)中队 刘伊雯:

  端午节来临,我们跟随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包粽子的方法:折粽叶、填糯米、填猪肉、裹粽叶、扎稻草,一道道步骤有条不紊。我们齐动手包粽子,食堂煮熟后,我们品尝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。通过这次活动,我们既感受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,也意识到平时自己也应该学会分担家务,看似简单做起来实际并不简单。

 

探究粽子的各种分类

 

 

 

 

 

创作端午的诗歌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撰稿:德育处、胡怡泓

摄影:德育处、张言、

高二年级班主任

编辑:芮一凡

审核:周伟平